髮型師 - Edmand Chew
中環價值的洗剪吹
因着一個「美」 字入行,Edmand由始至終也堅持自己對美感的追求。他認為風格各人有各喜好,但美與不美自有一套標準。
如果說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,那麼中環就正是這個中心的中心。午飯時間,滿街都是穿着西裝的上班族,放下繁重工作透透氣,食肆人頭湧湧,原來salon也很繁忙。
有男士趁這空檔修剪髮型,偶爾也有女士前來吹頭造型,畢竟髮型是重要的形象工程。「始終見客,要乾淨企理。」在中環經營salon的Edmand Chew如是說,髮廊取名Zentro,與「中心」的「Central」同音。
Edmand在中環開設salon已有二十多年,店舖位於士丹利街,此前他一直在中環當髮型師。透過這個行內人的眼光,才知道這個行業也有地區差異。洗、剪、吹,都是salon的例牌服務,當中的「吹」即是造型,以往是服務中的重要一環,例如有客人只前來洗吹造型(Wash and Blow Dry ),但時至今日,「吹」已開始式微。
「尖沙咀、銅鑼灣好多師博唔識吹頭,因為客人多數都係剪頭髮。吹頭嘅客人,我諗得返中環、九龍塘、跑馬地呢啲地區。」
不止客人需求不同,中環師傅的手法,跟銅鑼灣、尖沙咀師傅也不盡相同。「客路唔同,多數返寫字樓工,要嘅嘢比較classified,唔可以太亂來。」中環客人偏愛踏實風格,有些髮型師會覺得無甚發揮,不喜歡在此工作。但Edmand認為髮型師要做的就是在界線內求變,在細微處着墨,倚靠的是一門手藝。「呢個係手造行業,你唔係一個機器,機器就話啤出嚟啫。」
手藝,是Edmand常掛在口邊的詞語。以往入行學師,行的是師徒制,跟着一個師父從旁觀察學習,手藝代代相傳。後來行業規範化,土地和租金問題令生意難做,難以像舊時一對一培訓。Edmand喜愛從前,那種有如匠人對工藝的追求,他笑一笑說:「老派、老派。」
八十年代,當時他只得十五、六歲,年紀小小便愛上髮型師這個行業,直白地說:「最主要係我好貪靚,由細到大對美感有些感覺 。」小學三年級的他,跟着家人到傳統理髮店,電了個曲髮All Back造型,在鏡子中發現另一個自己,這畫面仍記憶猶新。少年找到志向,卻遇上家人反對,當年髮型師被視為「唔正經」,始終穿西裝、返中環寫字樓才符合主流價值。結果他也選了一份「中環工」,在皇后大道中黃金地段的商廈上班——那是一間名為蒙羅麗莎的salon,他由低做起,掃地、洗電髮芯、摺電髮紙⋯⋯開始學藝生涯。
當時行內有一兩間洋人開設的高級salon,接待外國人和上流華人。蒙羅麗莎雖由華人開設,但客人大多也是中產人士或有錢太太。在那年代,中環的精英形象深入民心,Edmand形容這裏始終是華洋雜處地,即使客人對髮型不滿意,也會展現英式紳士風度。後來,他轉到銅鑼灣怡東酒店的麗花髮廊(Rever)工作,那是行內知名的「少林寺」,也是港人開始接觸髮型潮流、跟國際接軌的指標。Edmand輾轉到不同地區工作,還是喜歡中環,後來在這裏跟朋友合資開店。
在他眼中,中環除了商業、金融中心這些既定印象,還保留了舊區人情味、老香港特色。Zentro 鄰近百年字號春回堂藥行,走上威靈頓街,可找到戰前唐樓「永和號」。過了午市的繁忙時段,他有空時會登上半山,向上環方向走,光顧街坊平民食店。不同於新市鎮倒模式建設,中環一路走來,遺留了獨有的歷史痕迹,無可否認時代推進扼殺了許多傳統行業,他的salon也因為租金壓力,曾經幾度搬遷。
美好的,是否留得住,難憑個人力量改變,Edmand認為最重要是抱着初心。「見得多經歷得多,自然適應能力就會強。」他說,或許這也是中環人的特質之一。
Edmand經營的salon位於士丹利街,鄰近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,每天在此上上落落的居民、上班族絡繹不絕。
髮型師每天對着鏡子工作,Edmand笑言鏡子就如自己的拍檔、好朋友。